上,袁志忍不住在心里面琢磨。
&esp;&esp;这几天,因为失去了与郭明的联络,袁志和赵庆顺、齐霞等同学,都在担心着郭明的情况。所以袁志猜测,自己会在车上梦见大学时代,多半是因为这几天里,一直在担心着郭明的原因。
&esp;&esp;不过,梦里面的郭明,那叫一个身体强壮、精神抖擞……与之前视频聊天看到的,躺在病床上面,气短气弱的他,完全不同。
&esp;&esp;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,郭明才能恢复到梦境里的健康模样?
&esp;&esp;想到这里,袁志摸出手机,给赵庆顺和齐霞等同学,群发了一条消息,询问他们有没有打听到郭明的最新消息。
&esp;&esp;消息虽然发出去了,但是袁志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收到回复。看来大家这个时候,不是还在抗疫一线奋战,就是在休息补瞌睡。
&esp;&esp;对于这样的情况,袁志已经习惯,他将手机揣回了兜里,也不着急。
&esp;&esp;因为着急也没有用。
&esp;&esp;在酒店的餐厅吃过了晚饭后,袁志回到了自己的房间,正准备洗漱休息,手机却响了。拿起来一看,是他父亲打来的视频通话。
&esp;&esp;袁志拉开椅子坐下,接通视频,便看到他爸的脑袋出现在了屏幕里,身后的背景是家里的客厅。
&esp;&esp;袁志问了声好,想起老妈之前讲的事,便开玩笑的说:“老袁同志这是下班回家了?今天的专家当的怎么样啊?你说你,入了专家团还不告诉我。怎么,是怕我因此骄傲?还是不想让我为你担心?”
&esp;&esp;“这有什么好说的?有什么可骄傲的?我还不想入呢。”
&esp;&esp;袁父的话,乍一听,带着浓浓的凡尔赛气息,但袁志却是从他讲话的语气里,听出了他是真的对加入专家团有意见。
&esp;&esp;这个情况让袁志很是惊讶和诧异。
&esp;&esp;因为在他的认知里,以老袁同志的性格,应该是要积极加入专家团,为抗击疫情出谋出力。怎么现在,却带着抗拒与不情愿呢?
&esp;&esp;袁志忍不住说:“老袁同志,这可不像是你说的话啊。出什么事了?”
&esp;&esp;袁父哼了一声,讲出了他不情愿的原因:“我本来是要申请上一线的,连请愿书都写了,结果却被打了回来。卫生部门的领导,说什么我岁数太大,不适合上一线,只把我安排进了专家团,让我用自己在传染病领域里的知识与经验,为年轻的医护人员出谋划策……”
&esp;&esp;听完了父亲的讲述,袁志终于明白了,老袁同志的不情愿,并非是不想为抗击疫情做贡献。恰恰相反,他是想要做更多,想要上一线。
&esp;&esp;袁志想了想,安慰道:“领导这样安排,也是有道理的。一线的工作太苦太累,连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都有点儿吃不消,更不要说是你了。依我看,专家团这个岗位很适合你。你的经验、知识,都能得到发挥,领导还是挺知人善用的。你就别抱怨了,在这个岗位上好好干,多给一线的医护人员,提点建议帮助。”
&esp;&esp;没想到,袁父在听了他的安慰后,非但没有舒缓心情,反而还越发的不爽了,眉头一挑,哼道:“嘿,你这话什么意思?说我老是吗?我告诉你,我虽然岁数大,但是身体素质一点儿不比你们这些年轻人差!你们能吃下一线的苦累,我也能够吃得下!”
&esp;&esp;“是是是,你老当益壮。”
&esp;&esp;袁志也不争论,还连连点头,附和老袁同志的话。
&esp;&esp;袁父在抱怨了几句后,也没再继续。看的出来,他虽然对没能上到一线,有些不满、不情愿,但还是接受了这个安排。甚至,他对自己专家团成员的身份,也履行的很到位。抱怨完了后,话锋一转,便问起了袁志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看法与经验,打算收集这些讯息,整理成资料,交给成都这边的医护人员。
&esp;&esp;袁志道:“我待会儿发一个文档给你,里面有我在这些日子里,整理出来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教训。你看了后,要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,再来问我。”
&esp;&esp;“好,你可要记得发我。”袁父点头,对于这件事情,他还挺上心。
&esp;&esp;袁志陪着父亲聊了几句后,话锋一转,问起了家里面的情况:“对于爸,这段时间,成都那边的疫情,控制的怎么样了?”
&esp;&esp;“控制的很不错。”袁父把自己知道的情况,全都告诉给了袁志。“目前,在成都这边,主要是以输入型病例为主。因为相关的工作,做的很到位。每有患者确诊,都能溯源,在第一时间找到密切接触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