箭,才具有威慑力。
&esp;&esp;你会内心忧惧,这支箭什么时候射出去,射向谁?
&esp;&esp;这个过程中,人人自危,也是人人听话的时候。
&esp;&esp;元康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&esp;&esp;由方内监操办,很快,京城流言四起。
&esp;&esp;“听说了吗,许家叔侄是被矿工杀了。”
&esp;&esp;“不能吧!明明是塌方。”
&esp;&esp;“那你知道他们叔侄为何在塌方的时候出现在矿洞内的吗?他们带着兵卒和矿工厮杀,才会着了道。”
&esp;&esp;“这么说来,矿工岂非都是暴民,是反贼,朝廷应该派人剿灭。为何朝廷上下半点动静都没有。”
&esp;&esp;“还能为什么,许家叔侄人都死了,他们可是外戚。谁乐意替外戚出头啊。而且,那又是定王的封地,剿灭乱民容易,这兵怎么出,定王怎么处置?”
&esp;&esp;“这件事就这么算了?那些暴民也没人管?”
&esp;&esp;“管什么啊!塌方塌方,没听说吗。定王都说了,许家叔侄死于塌方,只要朝廷不过问,这事就是板上钉钉的。”
&esp;&esp;“哎,我这脑子糊涂得很,到底是塌方还是死于暴民之手?”
&esp;&esp;“管他呢,喝酒喝酒。”
&esp;&esp;“对对对,喝酒喝酒,莫问朝政。”
&esp;&esp;京城市井,上至百官,下至贩夫走卒,都在讨论许家叔侄被杀一事。
&esp;&esp;到底是塌方,还是被杀,各执一词。
&esp;&esp;传着传着,又说许家叔侄贪墨了整个铜矿,一车一车的银钱被运到许家,全是许家叔侄苛刻贪墨而来。就是因为贪得太狠了,得罪了人,才会被杀。
&esp;&esp;一时间,好多好事者都跑到许家大门口张望。
&esp;&esp;似乎真能看见一车车银钱被送进许家。
&esp;&esp;许家苦不堪言。
&esp;&esp;死了人不说,还被人造谣中伤得了多少钱。
&esp;&esp;气煞人也!
&esp;&esp;就算许家叔侄真的贪墨了许多银钱,也来不及送到京城,更没可能送到许家。
&esp;&esp;许家根本没接收到一笔贪墨的银子,许家叔侄就嗝屁了。贪墨的银子,如今也不知落入谁的口袋。
&esp;&esp;不出意外,定王刘珩肯定发了一笔横财。
&esp;&esp;定王杀了许家叔侄还不够,还要栽赃陷害,平白污人清白。欺人太甚,简直是欺人太甚!
&esp;&esp;流言凶猛,御史言官很兴奋啊。正是他们发挥才华的时机,不可错过。
&esp;&esp;新一轮的弹劾开始了。
&esp;&esp;许家,定王,一个都别想跑。
&esp;&esp;少府,户部,工部,统统都有罪,必须严惩。
&esp;&esp;暴民杀官是不是真的,必须派有司调查清楚。这件案子,都察院当仁不让,愿意打个前锋。
&esp;&esp;让都察院去查铜矿?
&esp;&esp;只要元康帝脑子没进水,就干不出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。
&esp;&esp;让都察院插手铜矿,岂能好得了。到时候,挖出来的铜矿还剩下几分能落入少府的口袋,那就难说了。保不齐,少府一文钱都得不到。
&esp;&esp;这帮文臣,税收不上来,贪污一个个都是行家里手。
&esp;&esp;如何将朝廷的产业搞到自己的荷包,用打发叫花子的钱打发皇帝,一个个都是经验老道。
&esp;&esp;先帝吃过亏,元康帝吃过亏,凡是涉及到大量钱财的案子,绝不能让都察院插手。
&esp;&esp;这是无数教训得出来的经验之谈。
&esp;&esp;“以流言治罪,荒唐!”
&esp;&esp;“无风不起浪,京城流言四起,人心惶惶。为正视听,请陛下下旨严查此事,务必给天下人一个交代。”
&esp;&esp;“铜矿乃是少府所有,为何要给天下人交代。你们家几个儿子打架,朕可有让你们给天下人一个交代?”
&esp;&esp;“然而,许家叔侄身亡,此事若是不给个说法,难以服众啊。”
&esp;&esp;“那就问问许大人,许家是不是要求朝廷给个说法。”
&esp;&esp;许淑妃的父亲,许有功就在朝堂上站着,突然被点名很尴尬很紧张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