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一十章 重文轻武(1 / 2)

&esp;&esp;活下去?

&esp;&esp;王生的这个回答倒是让刘聪愣了好一会儿。

&esp;&esp;“汉人还怕活不下去?”

&esp;&esp;刘聪虽然在汉人的土地上生活,学习的也是汉人的知识,但对于底层人民的生活还是了解不深的。

&esp;&esp;这其实也是这个时代高门子弟的常态。

&esp;&esp;他们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,一个个高谈阔论,生生的将中国哲学推到了另一个高峰。

&esp;&esp;但是在这个奢靡的时代,他们根本不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。

&esp;&esp;上层的享受,最终还是来自底层百姓的辛勤劳作。

&esp;&esp;没有生产者,如何会有消费者?

&esp;&esp;无灾无病,这时代的百姓便十分困苦了,若有大灾大病,难免不会卖儿卖女。

&esp;&esp;这便是这时代的常态。

&esp;&esp;浮华其外,败絮其中。

&esp;&esp;“汉人自然能活下去,只是看怎么活下去罢了,玄明兄日后若能登高位,也请多多体恤百姓的辛劳之苦。”

&esp;&esp;看怎么活下去?

&esp;&esp;刘聪倒是有些好奇。

&esp;&esp;“此话怎讲?”

&esp;&esp;“赋税沉重,日常花销,若无灾无病,百姓自然可以勉力支撑”

&esp;&esp;对于底层百姓的难处,王生倒也是细致给刘聪讲了一个遍。

&esp;&esp;他王生多费点口水不要紧,若是刘聪日后成为成汉政权的君主,能够善待汉人百姓,王生便觉得今日他讲的这番话不算是白讲了。

&esp;&esp;“原来如此啊!”

&esp;&esp;刘聪心里有些感慨。

&esp;&esp;他虽然知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,但当这本经书摊在他面前的时候,他才发现这本经有多难念。

&esp;&esp;“百姓如此困苦,怎么不见朝廷出手?”

&esp;&esp;朝廷出手?

&esp;&esp;这怎么可能嘛!

&esp;&esp;统治者本身就是要让百姓维持在一个‘半死不活’的情况下,若是百姓富裕了,那岂不是要有更大的追求?

&esp;&esp;不过

&esp;&esp;这一点,王生却不打算与刘聪说了。

&esp;&esp;“这便是朝廷诸公的考量了。”

&esp;&esp;刘聪心里震撼,觉得今日来见王生,算是不亏的了。

&esp;&esp;“便是我匈奴五部,亦是有些庸俗习惯,抛之不去,这种事情,要改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。”

&esp;&esp;王生轻轻点头。

&esp;&esp;他看着刘聪精壮的身子,心中却是有另外的想法。

&esp;&esp;“我看玄明兄精壮如虎熊一般,想来是擅长搏杀之道的。”

&esp;&esp;刘聪轻轻一笑,心中没有任何自得之色。

&esp;&esp;“只是能打一些而已,与郎君舌战群儒相比,恐怕还是相差甚多的。”

&esp;&esp;在这个时代,还是文重武轻啊!

&esp;&esp;这也是统一王朝的弊端之处,刘聪虽然是匈奴人,但是还是被汉文化影响了不少。

&esp;&esp;当然,这也是为什么三国时期,仅在辽东之地的公孙世家便可以追着匈奴人鲜卑人打,而到了八王之乱后,汉人成为胡人眼中的两脚羊。

&esp;&esp;“我却不这样认为。”

&esp;&esp;“哦?”

&esp;&esp;刘聪眼睛闪了闪。

&esp;&esp;他对自己的武艺其实是很自豪的。

&esp;&esp;但是,从邺城到洛阳,当他想要显摆自己的武力的时候,面对的却是别人的嘲讽。

&esp;&esp;就连晋武帝都不说自家是军旅之家,闭口不提司马懿征辽东,抵御诸葛亮的事情,其他人更是厌烦战场,轻视武人。

&esp;&esp;如今台省之中,根本没有一个是武人当道的。

&esp;&esp;武力再高,比不上生得一双好嘴。

&esp;&esp;这便是这个时代的现实。

&esp;&esp;高超的武艺,只能去当一个将军,然而在这个时代,即便你想当将军,也少有让你升迁的战争。

&esp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