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登岸,人者有其田!”
&esp;&esp;盗跖之徒,他们一向如此称呼自己。
&esp;&esp;“跖!”那些从鲁卫宋等国逃来的有地国人喊道。
&esp;&esp;“跖!”接着是野人、氓隶、本地的土著夷人。
&esp;&esp;“跖!跖!跖!”呼喊不断蔓延,不断增强,终于变成咆哮。声如雷霆,震撼岛屿,好比雷神在翻卷乌云。
&esp;&esp;上千个嗓门在高呼柳下跖的名字。
&esp;&esp;按照柳下跖的想法,此计若成,退则可以带着人口粮食退入大野泽,进则可以逼着这齐鲁卫晋几家势力招纳他做一个大夫、邑宰,至少能让手下人活过这个冬天。
&esp;&esp;若是形势再好点,甚至可以于诸侯间!
&esp;&esp;到时候,他柳下跖,就能从窃针线的小盗变成窃城池邦国的大盗!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九月下旬的一个凌晨,乘着尚未消散的夜幕,数十艘长船,百余小舟缓缓靠岸,两千憧憧黑影窸窸窣窣地爬上了郓城东面十余里的湖岸。
&esp;&esp;柳下跖之所以选郓城,也是无奈,因为卫国那几个临近湖泽的小邑他春夏时才抢过几次,现在恐怕没多少余粮。中都、阚邑近来防备严密,只有郓城这边因战争调动的缘故松弛下来,若不抓紧时机抢上一波,再过些天,机灵的赵无恤恐怕会将这漏洞填补上。
&esp;&esp;他知道这是在冒险,可若不让手下人吃饱,如何攻城夺邑?
&esp;&esp;盗跖白天时放出探子上岸窥视,居然只有一人遭追捕,其余都返回汇报。说是郓城防备已经抽调一空。这在两个月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,不过越是如此,盗跖越是感觉情况有些不对,所以刻意将一半的人留在了岛上。自己只带三千余来抄粮。
&esp;&esp;才刚登岸,他们便被高达数丈的烽火燎台发现了。
&esp;&esp;烽燧白日用烟,晚间用火,于是乎火光点燃,瞬间传到了下一处。湖岸边连绵的烽火陆续亮起,盗寇们的行踪已经暴露了。
&esp;&esp;有盗寇慌张地说道:“将军,吾等已被发现,不如撤吧!”
&esp;&esp;“不,熄灭燎火后继续深入。”
&esp;&esp;手下们不知为何,盗跖解释道:“赵氏子狡诈,我最初觉得这次郓城空虚是他的计策,可若真想诱吾等深入,烽燧便不会燃起。如今反倒说明他没留后手,何况燎火虽燃。但里面留守的人却逃得一个不剩,这要换了以前,他们定然会坚守抵抗,等待援军。此番弃逃,是因为他们知道,不会有人来援了……”
&esp;&esp;轻易拿下几座空空如也的燎台后,胆大心细的盗跖让人留下守候,若是有什么异常,立刻点起黑烟,赵无恤用来对付他的利器。反倒为他所用,成了最好的撤退信号。
&esp;&esp;盗跖继续带着人往内陆而去,一路上先是沼泽,然后是稀疏树林。最后是收割完毕,只剩下秸秆的水田旱地。
&esp;&esp;靠着湖泽之利,郓城是鲁国为数不多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地方,想到马上就能吃到黏黏的黄白米饭,这个月只在东原岛上吃过唯一一次饱饭的群盗们顿时口水连连。
&esp;&esp;靠近第一个乡时,盗跖也和他的内应碰了面。带路者是个打扮成流民来投郓城的亲信,已经潜藏了大半年。
&esp;&esp;内应道:“我听人说,赵小司寇要在北边与齐人开战,亭卒被去廪丘,连青壮们也充当劳役,运送粮食去往北边,乡里中只剩老弱妇孺。方才看到烽燧,得知将军来攻,亭长、里长便带着人投郓城了,如今周边几个乡里就像是门户大开却无人看管的府库,任由将军取用。”
&esp;&esp;这个内应在郓城为邑寺耕田,他装作老实本分,自称从未杀过人,渐渐得到信任。于是入秋时便从氓隶被提拔为小小农吏,负责管理来投的流民。所以他对这一带熟门熟路,带着群盗沿涂道走了一截,然后上了小路,经过一个人去屋空的亭舍,转往路边的乡里中去。
&esp;&esp;到了乡里中,诸人齐齐动手,如狼似虎般一家家闯入,摔釜砸鬲,翻个底朝天。
&esp;&esp;盗跖警惕地四下观察,和那内应所说不差,乡中并无多少人,仿佛搬迁一空似,因为走得匆忙,连粮食都没来得及带走。通往郓城的路上,还有不少散乱的车舆,上面载着沉重的麻袋,戳来一看,竟是白花花的稻米!
&esp;&esp;盗跖十分满意,眼前的光景,让他心里笃定这是赵无恤的纰漏而非计策。抢完这个乡里,尤觉得收获不多,让诸人分散转战别处,继续抢掠。
&esp;&esp;“不要只看外边的东西,要往里边去,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