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405章 以谁为主?(2 / 3)

“其次则是知氏,有两万五千人左右;再次则是魏与韩两家,各有两万人左右。”

&esp;&esp;所以算起来,赵无恤虽然号称西鲁盟主,可即便他将包括须句在内的整个西鲁,乃至于濮南、大野泽完全吃下,实力也不过最弱的卿魏、韩的一半而已。

&esp;&esp;晋国为何能在春秋称霸一个半世纪,历史上为何能一分为三还能全部位列七雄,并且打得周边邻国半点脾气没有。绝对的兵力和人口优势是一大原因,也仅有楚、齐能与之比拟。

&esp;&esp;“如今中行氏太行以东的兵力都压在大河西岸,与齐国陈氏对峙,而范氏则驻兵中牟,被卫国左右两军拖住,无法驰援。连已经走到半路上的邯郸氏之兵也担心卫国进攻邯郸、寒氏等地,故遣了一半的兵卒回防。”

&esp;&esp;“至于国内,魏氏主力在安邑、河西防御秦人,韩氏主力在州地防御郑国,知氏则借口防备戎狄动乱,派了些兵去往鲜虞,其余坐镇国都,所以主君东进只带了五六千人,不得不留下大半军队防备知氏。”

&esp;&esp;赵无恤颔首,对诸卿的兵力分布和动向他都有所了解,这都是未来能影响到他计划的变数,不过他最关心的。还是赵鞅率领的那五六千赵兵到哪儿了。

&esp;&esp;邮无正道:“我渡过大河前,主君已经开始登太行过羊肠坂,想必现在已经到了州邑,离卫国棘下不远了罢……”

&esp;&esp;无恤点头:“如此便好。”那才是此番连环计里最关键的一环!

&esp;&esp;武卒和远道而来的赵兵都已经集合完毕。无恤骑在马上,邮无正如今虽然更喜欢单骑走马,而不是乘车,但还是习惯性蹬车站立。

&esp;&esp;“子良司马可还记得,你在下宫时曾告诫过我。开战前,务必要让兵卒看清楚是谁在统领他们。”

&esp;&esp;邮无正道:“自然记得!”

&esp;&esp;“那今日你我合军后,当以谁为帅?”无恤目光灼灼,带着询问看向了邮无正。

&esp;&esp;邮无正恍然,他被赵鞅委派为前锋时,没有明言他与赵无恤会师后以谁为主。家司马可以掌兵权,理论上主帅以老将优先,无恤将兵卒交给他来指挥也无可厚非,但按邮无正自己的心思,显然是要尊服于赵氏君子的。

&esp;&esp;赵无恤话里的意思。似乎也是如此。

&esp;&esp;邮无正又何尝不渴望一位强势的赵氏继承人,也下了决心:“若无恤君子能早日归国为世子,则赵氏强兵富家指日可待!”

&esp;&esp;于是他拱手答道:“自然是下臣为辅,君子为主!”

&esp;&esp;他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:“说来惭愧,本应早到几日,协助君子共击卫师的,如今既然错过,只能为君子扫清濮南卫军残敌,今日北上城濮,下臣请为君子前拒!”

&esp;&esp;“善。如此便好。”无恤笑了笑,拍了拍他的肩后纵马前行,将原本平行的两人拉开了距离。

&esp;&esp;邮无正的位置刚好在无恤马臀侧后方,这会光线通明。细细瞧了一眼后不禁讶异这位早先瘦小的庶君子何时长得这么高大,快跟主君赵鞅一般高。随即恍然想起,无恤离家两年,已经十七岁了……

&esp;&esp;赵无恤那玄色大氅随着移动被风吹拂轻声作响,漆黑描红的甲衣上有金青色青铜构件反射着日光。他全身上下只有脱了胄的头部暴露在外,微风吹动他黝黑的发髻和红色缨带。迎接兵卒们殷切的目光。

&esp;&esp;他们现在知道,今日的统帅依然是赵无恤,也相信,随着赵小司寇的剑,还有赵氏的玄鸟旗所指,便能战无不胜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“毖彼泉水,亦流于淇。有怀于卫,靡日不思。”

&esp;&esp;后院起火的消息传来时,卫侯正带着左、右二军处于洹水、淇水之间,也就是昔日卫国核心三大区域“邶、鄘、卫”中的“邶”地。

&esp;&esp;仿佛归乡怀思,虽然邶地这一百多年里混入了不少戎狄和东来的晋人,但卫侯听此地卫音犹存,食物水土和濮阳别无二致,不由更加希望战后能“收复”这里。

&esp;&esp;不过卫侯心里也有个疙瘩,前些天,当王孙贾听说他和弥子瑕将历山驻扎的卫师遣去东面剿盗时,急得直跺脚。

&esp;&esp;“子瑕大夫也是知兵之人,缘何如此糊涂?”

&esp;&esp;当时弥子瑕犹自不服,辩解道:“盗寇肆虐,自然要进剿,这有何问题?”

&esp;&esp;“你这是没见识,缺应变的看法,是顾小而失大!盗寇自然不能不防,可彼辈偏偏挑这时候出没于濮南,焉知不是赵无恤的计策,往年可没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