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人看他总是有些惧怕。
但此人其实性格温良,心肠也好,沈家有难时,他帮了不少。
因为他自黑市而来,手上门路很多。
沈缨这些年从他手上接了不少单子,虽然都有些危险,但赚得雇银却很丰厚。
他手上端着箩筐,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色彩艳丽的羽毛。
“上次租的那家人出殡那日打起来了,真是倒霉,还将我铺子里的那柄翣扇碾坏了,我再去做一柄,你找黑娃,你想打听的事都我都给你收起来了。黑娃在里头,你寻他就行。”周掌柜说完就到院子里修翣扇了。
“好”沈缨往里走。
后院的屋子里摆放着许多陶甬,大多是刚从窑里取回来的,都是素面做工也粗略,。
黑娃是周掌柜铺子里的伙计,也是他的从黑市领出来的孩子。
他正蹲在凳子上给一尊镇墓兽涂色,兽眼被涂上了黑金漆。
黑娃嘴里咬着几支笔,脸上沾了彩漆,画得极为认真。
见她进来黑娃扭头冲她笑了笑,指着木案上的匣子比划了一下,随后又继续画。
沈缨与黑娃相熟,也没避他,在旁侧寻了个矮凳坐下。
她仔细查看这里搜集来的关于董旺的零碎消息,看一张烧一张。
董旺这人简直无趣至极。
他像一个鬼魅,无声无息地活在世间,生生将自己活成了个鬼样。
阴郁、古怪、独来独往,若不是手艺好,没有地方会接纳这样一个人。
收集来的消息,大多和姜宴清说的差不多,零零碎碎,不怎么有用。
她看到其中一条,连忙坐直身子细读。
董旺竟然还有个弟弟,同他相差十岁,活到二十一便因急病没了。
他弟弟生前与一青楼花娘相好,那女子离开永昌前扔下一个不大聪慧的儿子。
那侄子右腿天生残缺,董旺将其托付给一对农家夫妇照料,自己则时不时去探望。
因为董旺这个人实在是谨慎,人又默默无声,以至于这些旧事很少有人知晓。
侄子娶妻那日,他很罕见的出门买酒,还与一乞丐透露了自己的高兴事。
也正是这一次被有心人留意,进而挖出这些消息。
按时间算,董旺侄子今年四十又三,娶妻李氏,已移居洛阳多年。
信上说这个侄子的女儿如今已十八,久未定亲,貌丑愚钝,似乎有回到永昌说亲的打算。
查到这个消息的人还留了那侄子一家住址。
沈缨反复看了几遍,视线落在“久未定亲,貌丑愚钝”这几个字上,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。
她甚至觉得,董旺或许真能给他这个侄外孙女儿寻个郞婿。
毕竟,当年他可是凭借一己之力安顿好了那个傻侄子。
将所有信纸燃尽,沈缨又付了一笔银钱,来买三个消息。
一是董旺侄子一家的消息,二是冯华在任上时发生的奇怪事。
她想知道鹰卫经过永昌的那段时间,究竟有什么异常?
冯华作为一府县令到底参与了什么?
还有一个消息便是杜鸾,她想知道杜鸾从诏狱出来后的行踪。
黑娃接过纸张看了一眼,指着杜鸾两个字说:“他从诏狱出来后便将自己先前藏匿的银钱全部取出,然后去芙蓉巷听蓉娘弹琴。只一次,他的全部积蓄便没了。”
说着便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,沈缨拿来一看,竟是个宅院的位置。
“现在,他就住在蓉娘名下的一座老宅子里,那宅子对外说是大凶之宅,需人气洗屋,杜鸾便住了进去。他并不知道那宅子的来源。”
沈缨了然道:“果然,永昌的一草一木都瞒不过芙蓉巷。蓉娘……什么都知道。”
知道杜鸾在这里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查询当年的鹰卫一案。
所以,蓉娘对他有所关照。
看来,姨母一家的案子,只要杜鸾不松口,不去查,凭她沈缨自己去扑腾,根本连水花都溅不起来。
a href=&ot;&ot; tart=&ot;_bnk&ot; css=&ot;lkntent&ot;/a 或推荐给朋友哦~拜托啦 (≈gt;≈lt;)